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工作报告

黑水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10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3日在黑水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黑水县人民政府县长何晓兵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之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和州委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围绕县委“12345”总体工作思路和“一地三极、全域生态”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沟域联动开发,集智聚力推动脱贫攻坚,全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12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2万元,同比增长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5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5252元、14018元,同比增长8.1%、10.5%;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5.4%。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均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摘帽重任,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着眼整县摘帽抓统筹。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滴灌,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深入开展产业扶贫,投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4188.7万元、产业扶贫贷款3330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分红284万元,7239名贫困群众通过产业稳定脱贫;开发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2909个,实现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就业2443人,人均增收8150元。完成藏区新居228户(C、D级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89户。累计发放教育救助金27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66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64.7万元、救助贫困患者2063人次,有效减轻群众负担。通过五年集中攻坚,累计实现64个贫困村退出、2895户10006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03%,群众满意度达到99.79%。

着眼年度目标抓攻坚。制定《黑水县2019年贫困县“摘帽”实施方案》,整合资金5.9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123个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投资4363万元,实施巩固提升项目17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35公里,完成429户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逐项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投资5356万元,实施援建项目33个;社会捐赠资金2700万元;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帮助直销农产品1237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2万人次

着眼脱贫质量抓落实。靠实“6+1”帮扶责任,1236名帮扶干部、192名驻村工作队员坚守脱贫一线,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完成问题整改2134项、整改率达99.3%,脱贫质量有效提升。经省级检查评估反馈,全县脱贫攻坚实现“三好三无”(责任落实好、政策落实好、工作落实好,无错评、漏评、返贫情况),群众对脱贫攻坚成效高度认可。整县“摘帽”正待省政府审定批准。

二、聚焦生态保护,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狠抓生态文明建设,齐心协力干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生态治理不断加强。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项目,巩固退耕还林9.31万亩、补植苗木23.26万株,人工造林5600亩;兑现草原生态奖补、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125.26万元,完成草场禁牧49万亩、草畜平衡162万亩。扎实推进中小河流域治理,投资2340万元,治理干旱河谷1000亩,完成谷汝村泥石流治理等7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环境整治不断深化。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城乡空气质量优良率100%,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10万余亩土地全部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规范运营县城污水处理厂,城市治污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加力加压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55个,整改完成率93.22%。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严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审批项目18个、登记备案70个,重点项目环评率100%。认真落实河(湖)长制,规范整改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砂场整治成果得到长效巩固。

三、聚焦提质增效,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坚持新发展理念,专注沟域经济发展定力,“两化互动、多产共融”复合型经济发展格局不断彰显。

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支柱产业培育力度,县域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生态效益农业稳步发展。推进晴朗扎窝万亩果蔬产业示范园创建州级农业产业园,新改建24个种养基地、56个标准化养殖场,“六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强化品牌培育,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14个;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建成“六大产业”联合社6家,培育家庭农场28家;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成藏香猪繁育技术研发中心15个田间预冷库17个分选分拣车间投入使用。绿色能源工业健康发展。持续巩固水电支柱产业地位,21座水电站平稳运行,扎窝30MW光伏电站升规入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争取计划电量和市场直供电配额,年发电量达49亿度;持续优化工业结构,完成“九千年”达古冰川泉水升级改造、圣洁冰川食品厂扩能升级,建成藏香猪、凤尾鸡等屠宰冷链项目,全力推进色湾藏香猪食品加工基地(扶贫车间)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业纵深发展。编制完成《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2019-2030)》。投资1.07亿元,实施三奥雪山旅游基础设施、奶子沟彩林公园游客中心项目,完成阿依天籁生态综合治理、红色昌德教育基地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吸引民间投资4.5亿元,顺利推进嘎尔庄园茶窖精品民宿酒店建设,“雅克夏雪山·涤心谷”民宿小镇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奶子沟彩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举办2019年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黑水县第七届冰川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中国机长》《追风少年》等多部院线影片取景黑水,秋季彩林游持续火爆,冬季冰雪游迅速升温。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交通运输、快递物流、金融通信、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竞相发展,消费市场活跃繁荣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成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配套建设3个片区中心和77个乡村服务站点,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5000万元

项目投资支撑发展。坚持“梯次储备、联动争取、选择招商、专班推进、高效落地”的工作思路,项目投资卓有成效。强力推进交通建设。投资9.03亿元,加快实施扎红隧道、G347线茂红路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三奥雪山公路,完成渔卡路工程建设,提升改造乡道38.78公里、村组道134.77公里,新建村道安保工程156.9公里;有序推进松(潘)黑(水)路前期工作,为改善群众出行、突破交通瓶颈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积极争取,川主寺至黑水至马尔康扶贫交通线纳入《四川山地轨道交通规划》,茂黑高速纳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35年)》。扎实推进市政建设。投资1.25亿元,完成县城彩林路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配套完善南街片区市政供水管网建设。投资7044万元,完成色尔古镇、卡龙镇、知木林乡市政道路、给排水和集镇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次级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电力、水利和通信建设。完成马尔康至色尔古500千伏输变电线路主体工程建设,开工红原至色尔古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建设,有序推进10千伏石马线、奶垭线电力迁改。投资3857万元,新改建防洪堤4公里,完成54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加快田间渠灌工程建设,农田灌面提升至4.38万亩。新改建通信基站97个、光纤宽带162公里,实现贫困村、重点乡村网络全覆盖。

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准确把握“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加快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发挥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作用,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累计优惠税收2648万元,惠及4290户纳税企业及个体户。开放合作全面加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33亿元的成都巴莫科技三期项目(华友钴业)落户成阿园区;引资6900万元,潮城实业、凤栖贸易、嘉海红船旅游开发、沃伦特牦牛绒加工等企业落户黑水;投资3900万元,启动黑水县全域旅游产业孵化园建设。财政金融保障有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06亿元,盘活存量资金3.29亿元,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机构各项款余额39.12亿元,同比增长5%设立1787万元分险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四、聚焦群众关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精心构建乡村振兴“1+7+N”规划体系,编制完成沙石多乡、知木林乡、色尔古镇示范乡镇乡村振兴规划,确定14个村试点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抓实农村“三大革命”,新改建农村厕所1873户、垃圾处理设施45个,安装庭院式污水处理设备335套,配套建设排污管网9478米,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一核三治”乡村善治,强化村务监督管理,标准化建设党群服务中心128个;举办“农民夜校”2200期、培训6.2万人次,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4372万元,完成扎窝乡中心幼儿园、卡龙中心校综合用房等6个项目建设,办学条件持续改善。落实“一减一助”“三免两补一餐”“两减一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兑现补助资金1976万元,受益学生1万余人次。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推行“六长”责任制,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33%、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5.42%。加快建设健康黑水。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投资3893万元,加快县医院医技楼建设,县中藏医院建成投运完成乡村卫生院(室)维修改造12个建成藏区第一个“白金十分钟”急救培训基地,县中藏医院二乙达标通过认定,县妇幼保健院二乙达标通过专家评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42万人次,实施全民健康体检1.87万人次。深入落实卫生扶贫“五大行动”“十免四补助”,减免贫困人口门诊及住院费430.5万元,贫困群众县内住院自付费比例控制在5%以内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举办“群心向党·礼赞祖国”“传统手工技艺展演”等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77场次,放映农村、社区电影1476场次;添置14个村活动室设备,补充更新128个村(社区)农家书屋书籍。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重大体育赛事,第十五届州运会斩获23枚金牌,勇夺第二届“莲宝叶则杯”川甘青三省篮球邀请赛冠军奖杯,县公安干警荣获第18届世警会自行车越野赛季军,7名黑水勇士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世界屋脊”上高唱“纳里西莫”,向世界展示了黑水风采。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更趋完善,累计救助1.04万人次,兑付救助金1331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1449万元,惠及群众7.4万人次;发放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等各类救助金235万元,累计救助1.5万人次。新改建32个村级活动场所,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3个。深入开展“五进六送”系列活动,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伤残军人、三老干部等6113人次,发放慰问金227.9万元。

就业保障持续加强。建立完善劳务输出机制,与浙江嘉兴、彭州和成阿、德阿工业园区等达成长期劳务合作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231358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4166个,稳定转移输出劳动力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物价、保密、档案、史志、邮政、气象、防震减灾、粮食、消防、红十字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科普、外事和港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聚焦共建共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治理联动融合,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务效能,全面推动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协同推进。

民族团结氛围浓厚。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创建省级示范单位3个、州级示范及先进单位63个、县级示范及先进单位84个;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3个、示范新村5个。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树牢群众爱国意识、感恩意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更加深入人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投资592万元,扎实推进“大民生带小民生”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五星红旗飘扬在千家万户、映红了藏乡村寨

社会治理卓有成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刑事案件30起(恶势力团伙案件1起),查处治安案件113起。继续保持外流贩毒整治高压态势,将历年来黑水籍涉毒上网逃犯全部抓获归案,外流贩毒人数同比下降86%。深入实施依法治县战略,创建州级法治示范乡村48个。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办理来信来访81338人次,办结率100%,来访、来信、网上信访、上级转办件、赴省到州呈现“五个下降”趋势,五年来首次实现“零进京”非访。

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6项,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建立180处地灾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不断健全。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疏浚河道10.5公里,强化防汛调度指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应急管理,抓好应急物资储备,组建应急救援队伍118支。扎实抓好非洲猪瘟应急防控,有效阻断疫情传入。

双拥工作再创佳绩。不断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规范化建设乡镇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工作不断加强。完成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成功创建全省“双拥”先进县。

六、聚焦职能转变,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县人民政府党组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持续推动自我革新、自我提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纪学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着力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更加规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草案5件、专题报告5件,向县政协通报工作4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政协委员提案61,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全面完成机构改革,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完成1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0.37万件,“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80%以上。优化目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严考核管理,提升行政工作质效。严格执行《关于严实干部帮扶七条规定》,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惩防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扶贫资金、重大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不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立案54件70人,结案54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首过去的一年,面对脱贫重任,全县干部群众力同心,砥砺奋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减贫任务,实现了吃穿不愁、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民生愿景;面临机遇挑战,我们发扬斗争精神,扎根一线、苦干实干,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出境主干道G347线茂红路全线开工和扎红隧道顺利掘进,“成阿园区”最大的投资项目成都巴莫科技(华友钴业)落地入驻,县域经济企稳回升,发展质量趋优向好;面向美好未来,我们不甘人后,勇于进取,赢得国家卫生县城、四川省“双拥”先进县、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县等殊荣,奶子沟彩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沙石多乡、羊茸村荣获全州县域经济示范乡村,以“生态+”推动文旅互动、农旅相融、群众增收的做法得到了省州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县委举旗定向、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国家交通运输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及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以及国家交通运输部、浙江省嘉兴市、省州帮扶单位、彭州市和关心支持黑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量小质弱,发展空间有限,生态环境容量趋紧,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交通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还未形成;部分干部进取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适逢创新变革的关键期,我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奋勇前行,努力开创黑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0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紧扣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生态示范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和城乡基层治理“六个干在前、走在先”要求,按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12345”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抓好生态、发展、民生、稳定、作风“五个关键”,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构建“一地三极、全域生态”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五个黑水”。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力争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13.99亿元、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今年,县人民政府将重点实施八大惠民工程: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黑水。二是启动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实现3个乡镇和14个村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完成芦花红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晴朗扎窝万亩果蔬产业示范园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园。四是基本完成国道347线茂黑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松(潘)黑(水)路。五是完成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六是全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七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健康黑水行动。八是延续开发公益性岗位4164个,促进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有序推动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稳增长、调结构,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1+6”政策体系,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导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做优做特生态效益农业。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断优化“六大产业”布局。落实现代农业“园长制”,建设芦花红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推动晴朗扎窝万亩果蔬产业示范园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6个种养基地提质增效。推行“大园区+小业主+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全产业链条。健全藏香猪“育、养、供、管”标准体系,完善“六大产业”生产技术规程,提升农产品品质。突出“净土阿坝”“雅克夏”品牌优势,强化农特产品品牌包装营销。依托10万亩无公害耕地和五大繁育基地,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做大做强绿色工业。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争取计划电量和市场直供电配额,确保21座水电站平稳运行。抢抓全州水电消纳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大绿色高载能产业引进力度,拓展丰水期富余电量消纳,力争实现满发满送。加快力威、河口电站复工建设,加强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前期工作,争取风能发电项目落地实施。建成色湾藏香猪食品加工基地,协同推进高原农产品深加工及青稞酒厂建设。全力推进巴莫科技(华友钴业)三期项目,力促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海宁、桐乡--黑水扶贫科创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着力培育规上建筑企业。全力保障冰川泉水、康鑫农业、沃伦特牦牛绒加工等新增为规上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做火做旺文化旅游业。围绕《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2019-2030)》,做靓“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核心品牌,推动达古冰川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卡龙沟和色尔古藏寨创建AAA级景区。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全力推进三奥雪山旅游基础设施、奶子沟彩林公园、色尔古全域旅游产业孵化园建设,积极培育消夏避暑、房车自驾、康养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民宿酒店,鼓励支持乡村客栈、藏家乐改善接待条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启动川西红谷旅游线路建设,积极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藏羌文化走廊、长征文化公园等特色旅游线路;持续举办冰川彩林季系列活动,针对性开展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旅游宣传营销,用活现代新媒体,强势推介旅游产品,拓展客源市场。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加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推动文化创意、民族演艺等产业蓬勃发展。

做新做活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业龙头企业,提升改造长河坝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加快推进商贸核心圈、风情小镇商业副中心圈建设,新增3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形成“一核多点”的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发挥县级仓储物流中心及乡村物流配送点作用,畅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鼓励支持住宿餐饮、教育培训、居家养老等业态发展。

二、重治理、筑屏障,致力构筑生态优势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生态美丽家园。

加快生态建设。编制《黑水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利用关系。深入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封山育林5000亩,植树造林2000亩。加强天然林保护,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强化动植物保护和有害生物防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强化生态治理。加快两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加强地灾综合防治,实施知木林乡维多村热窝沟泥石流等治理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用好碳汇交易、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生态奖补政策,充分释放生态红利。

狠抓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固废物等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实施种养循环发展。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控河流周边开发建设。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抓项目、促投资,汇聚发展生机动能

深化拓展“项目年”活动,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聚焦中央政策、国家战略和省、州部署,加大政策研究分析力度,准确把握投资导向,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精准梳理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和政策清单,编制出上合政策、下符县情的高质量“十四五”规划。

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完成G347线茂红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扎红隧道项目,开工建设松(潘)黑(水)路和晴朗乡下达盖至卡龙镇才盖村连接路项目。全力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98个。加快推进奶子沟26公里骑游步道建设,打造G347线冰川彩林景观大道。按照“畅出口、强骨架、织网络”交通建设工作思路,抓好知木林通用航空机场前期规划,积极争取黑理路开工建设,着力构建内联外通、全域开放的绿色交通体系。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二期)、干部周转房(二期)项目建设,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强化县域特色小镇培育,完成色尔古镇“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建设。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控制性详规修编。全面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乡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

加快电力水利通信建设。建成红原至色尔古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不断拓展能源输出通道。强化电力保障,完成10千伏石马线、奶垭线和G347线茂红路电力迁改。投资1600万元,实施18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完成长河坝水毁堤防修复工程;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确保西尔芦色水利工程建成投运。完成128个村(社区)宽带乡村建设,力争实现县城和达古冰川景区5G网络覆盖。

四、抓巩固、保长效,迈出奔康坚实步伐

稳定脱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持续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工作、政策“三落实”。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认真编制《黑水县2020年度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度方案》,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教育惠民、健康扶贫、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压紧压实6+1帮扶责任,确保标准不降、措施不变、焦点不散,集中力量攻克“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壁垒。

不断提升脱贫质效。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建立完善两联一进工作台账兼顾处理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关系,扩大非贫困群众受益覆盖范围。全面做好脱贫攻坚统计普查工作。持续深化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大历年来中央、省、州各级巡视、督查、考核、评估、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切实保障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旅农商结合,深化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突出集体经济效益发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面推进劳务协作,加大实用技能培训,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兜底安置就业。主动承接和抓好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及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用好帮扶资金,建好帮扶项目,提升帮扶成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五、重示范、树样板,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聚焦“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建设目标,全面衔接脱贫攻坚,推动“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着力抓好示范引领。按照“1+7+3+14”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抓好沙石多乡州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知木林乡、色尔古镇2个县级示范乡镇及知木林乡维多村、晴朗乡仁恩塘村、色尔古镇色尔古村等县级示范村建设,注重将乡村振兴与项目规划统筹部署、与脱贫巩固同步推进,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着力振兴乡村产业。围绕沟域经济总体布局,按照连片布局、差异发展的原则,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原产地初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产村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壮大“土专家”“田秀才”等专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着力建设宜居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确保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建成21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及新乡贤的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强保障、添民利,尽心办好惠民实事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一减一助”“三免两补一餐”“两减一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全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入学率达到85%。开展“美丽校园”建设,完成芦花镇幼儿园、城关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建设。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县”培训工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建设健康黑水。探索完善“医共体建设”模式,推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管村用”机制,大力推广“三个三分之一”工作经验。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完成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提升改造一批乡村卫生院(室),着力优化“三个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实施全民健康体检,狠抓重大传染病、包虫病等防治。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扎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提高就业保障水平。建成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管理,鼓励诚信经营、合法经商,推动实现“七个转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扎实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提升社会保障质量。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制度,扎实开展全民参保工作,稳步推进“五险统征”,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86%97%以上。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关爱援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持续抓好物价、保密、档案、史志、邮政、气象、防震减灾、粮食、消防、人防、红十字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科普、外事和港澳事务等工作。

七、促改革、优服务,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提升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培育需求支撑力。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着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支持国有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并购、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区域协同发展力度,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品牌共同打造、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强化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战略,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支援地区合作招商,大力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效益农业等项目,积极承接内地纺织、装备制造、光热储能等产业转移,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资本优势。依托“成阿、德阿”飞地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确保招商引资突破4亿元。

优化服务环境。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打好降本减负组合拳,降低企业税负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明显提高,新登记企业增速达10%以上。用活银政企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新格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巩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工业用地规划指标,抓好招商项目土地储备和供给。全力支持园区建设,配套完善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妥善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设立风险保障基金500万元,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严格财税管理。强化税收征管,大力培植骨干税源,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八、重法治、促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加强“七进”宣传教育,深入选树先进典型,积极申报州级示范创建单位26个。不断丰富创建形式,扎实开展“两联一进”活动,让各族人民像酥油糌粑一样紧密的糅合在一起。认真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严格寺庙“四至界限”,从严佛事活动审批,全面提升寺庙管理法治水平。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暴恐犯罪、黑恶势力、网络犯罪。深入推进“外流贩毒整治”,遏制毒品危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积极创建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信访总量持续下降。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化“七五普法”,扎实开展“法律政策七进”、基层法治创建活动,争创州级法治示范乡村15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制度。

加强国防力量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建设,推进乡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增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抓好退役士兵安置。认真落实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各项举措,推动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密切。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五大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大民生资金、惠民政策等领域信息公开力度。

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着力推动作风转变,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鲜明“三干”工作导向,坚决整治“慵懒散浮拖”行为,切实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政府决策事项督查,强化跟踪督办,确保政令畅通。

全面深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工程建设、脱贫攻坚、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各位代表: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汇聚全县六万余各族干部群众的磅礴力量,惜时如金、快马加鞭,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为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发展战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指推进成都“主干”引领带动,环成都经济圈和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多支”竞相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2.一州两区三家园:州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战略目标。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

3.一地三极: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的奋斗目标。“一地”即冰川彩林国际旅游目的地;“三极”即全州生态屏障支撑极、生态经济增长极、生态文明辐射极。

4.“12345”总体工作思路:紧盯脱贫致富奔小康“一个目标”,破解交通、水利“两个瓶颈”,补齐教育、卫生、精准扶贫“三块短板”,拓展生态效益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绿色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四大路径”,建设活力黑水、法治黑水、生态黑水、开放黑水、幸福黑水“五个黑水”,让各族群众早日过上“三好两富”幸福生活。

5.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有保障。

6.“6+1”帮扶责任:每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领导、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1支“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监督组和1名联系帮扶党员的帮扶机制

7.绿化全川:指统筹实施绿化行动,实现全川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8.河(湖)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9.县域经济发展“1+6”政策体系:“1”即《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6”即《黑水县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方案》《黑水县发展绿色工业经济工作方案》《黑水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方案》《黑水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方案》《黑水县关于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黑水县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10.两化互动、多产共融:两化互动”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多产共融”即一、二、三产业互补互融、复合发展。

11.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2.六大产业:指生态蔬菜、藏香猪、道地药材、黑水中蜂、早实核桃、凤尾鸡。

1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保证各类土地面积平衡,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目标。

14.旅游“新旧”要素:传统旅游六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新六要素为“商、养、学、闲、情、奇”。

15.乡村振兴“1+7+N”规划体系:1”是指县域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7”是指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和古树名木保护及乡村文化振兴等7个专项规划;“N”是指重点乡村建设规划。

16.农村“三大革命”:指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

17.农民夜校:指利用农闲时间,帮助农民和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掌握农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18.一核三治: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

19.一减一助:指对学前教育学生减免学前教育保教费,补助午餐费。

20.三免两补一餐:指国家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免教材费、免作业本费,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补助高海拔地区学生取暖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21.两减一助:指对全县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学杂费、教材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

22.“六长”责任制:指县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层层担负责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3.卫生扶贫“五大行动”: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植、生育秩序整治。

24.十免四补助:“十免”即对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四补助”即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以及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给予对症治疗补助。

25.五进六送:指开展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寺庙的“五进”活动以及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关爱的“六送”活动。

26.两联一进:指联户联情、联寺联僧和法律政策七进。

27.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8.五个认同: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9.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

30.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指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

31.园长制:由党政领导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农业园区园长,探索建立涉农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激励机制。

32.水电消纳示范区:指通过扩大供电及用电企业范围,促进丰水期富余水电消纳,解决发电与市场的供需矛盾。

33.五大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34.七个转变:引导外出人员由松散向紧密转变、由游商向坐商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由忽悠向诚信转变、由观望向参与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35.“大民生”带“小民生”:指以“社会大民生带寺庙小民生”工程,促进寺庙基础设施建设。

36.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37.飞地经济: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38.七五普法: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39.“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40.法律政策七进:法律进机关(单位)、进乡村(社区)、进学校、进寺庙、进企业、进景区、进医院。

41.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

4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5.“五大法定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46.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