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黑水“3+3”模式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

发布时间:2020-06-04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为确保黑水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序推进,顺利迎接中省第二轮环境保护督察,黑水生态环境局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落实“问题、责任、销号”三张清单,实行“分工、分线、分块”三类整改,推行“警示、督办、问责”三项制度的基础上,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落细落实

压实责任,继续落实问题+责任+销号”三张清单。一是制定“问题清单”。相关乡镇和县级部门在交办问题清单基础上,再次梳理属地及行业范围内的问题,逐项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清单时,与长江经济带交办自查属同一问题的,做到了整改期限、整改措施一致,所有问题均达到序时推进。二是优化“责任清单”。纳入省、州以上调度管理的长江经济带问题、中省环保督察整改问题、长江经济带集中排查整治问题及黑水县大排查整改问题等,责任单位每项整改任务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明确阶段性整改任务、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三是“销号清单”。相关问题整改完成后,严格按照问题所属性质,分层分级开展核查销号。对纳入省级管理的长江经济带问题等,由责任单位形成销号台账报县级行业部门汇总,经县级行业部门组织现场核实后形成县级销号台账,报分管行业部门的县级领导、分管生态环境部门的县级领导、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后,报州级牵头部门审查。县级行业部门现场核查后,对县级掌握实行月调度的问题,及时在县环境整改办备。

强化联动,继续实行“分工+分线+分块”三类整改。一是落实“分工整改”。按县级干部分工情况,将州级指导组移交的26个问题及梳理的其他问题,分送县级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突出的问题,县级分管领导做到专题研究部署、限时推进解决、现场督导落实;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县级相关分管领导每月不少于两次的现场督促检查,形成高位推进的强劲态势。二是落实“分线整改”。按行业部门职能情况,将州级指导组移交的相关问题及梳理的其他问题,分解至相关县级部门。对行业领域突出环境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将责任抓在手、扛在肩,牵头抓好整改,主动对接州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弄清具体要求,做好问题整改方案和整改销号指导、审核工作;对纳入省级管理的长江经济带集中排查整治问题,切实开展整改销号工作。三是落实“分块整改”。按乡镇属地管理原则,将州级指导组移交的问题及梳理的其他问题,涉及乡镇的将任务分解至相关乡镇各相关乡镇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问效;分管负责人下沉一线,现场落实、现场解决;联络人员对问题整改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随时提醒、随时督促、随时报送。

拧紧发条,继续推行“警示+督办+问责”三项制度一是“黄牌警示”。对纳入州级调度的问题,由整改办负责,严格实行月盘点、月清账,对即将到期的整改任务,提前将进行黄牌警示,列入重点关注对象,责成整改责任主体按周调度,确保按时完成。二是“红牌督办”。对列入黄牌警示的问题,在开展回访后,对整改不力、进度滞后、即将逾期的,由县纪委、县目督中心和县整改办升级为红牌督办。三是逗硬“移送问责”。对列入红牌督办的,根据性质严重程度,对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目标进行考核扣分;对整改不作为、慢作为情形较重的,或整改逾期的,及时梳理问题清单,形成追责问责调查报告,移送县纪委监委问责处理。黑水生态环境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