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碉楼乡距县城67公里,幅员面积13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陡峭、东北高西南低,属高山峰谷地貌。2020年乡村两级区划改革后调整9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6个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耕地面积5838亩,退耕还林面积5043亩,天保工程面积4500亩,草原面积8.68万亩(可利用面积6.98万亩),森林2.7万亩。全乡户籍人口1042户4174人,其中低保户173户588人,边缘易致贫户12户30人,生态管护员197人,其他各类公益性岗位66人(其中地灾监测员22人,保洁员19人,道路养护员25人)。全乡共有党支部10个,党员190人。
近年来,石碉楼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五个黑水”为目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各项事业均获得长足发展。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建村道2.2km、维修村道22.9km,硬化提升组道12.78km、新建生产便道18km。新建蓄水池10个,维修2个,引水管道21.32km。硬化农户庭院25965㎡、入户路35km,修建垃圾池28个,排洪沟3条4.1km等。新建乡便民服务中心1个、村民活动中心2个、提升改造8个村党群活动中心附属设施,改造提升扎基村等3个村文化室、石碉楼村等4个村卫生室附属设施。改造9个村电网,户户安装智能电表;安装太阳能路灯302盏,健身器材10套,篮球架10套;新建公共厕所9个,维修4个。各村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度、舒适度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快构建“梯度式”产业空间布局,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全乡种植花椒、核桃规模分别达1000亩、220余亩,羌活、秦艽等中药材380亩,土豆、大蒜等生态特色农产品308亩,养殖凤尾鸡7280羽、藏香猪480头、牦牛5400头、黑水中蜂230群;加快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巩固做好格衣村、苦瓜村长江上游干旱河谷千亩“产业+绿化”基地的苗木补栽、丰产改造提升建设,完成苦瓜村、格衣村、俄尔村等5个村277户1673亩耕地流转;鼓励10个村集体经济和21个专业合作社发挥“双重带动”农户增收。三是民生福祉稳步向前。精准落实到户产业,发放黑水中蜂230群、藏香猪220头、凤尾鸡1490羽,发放青红脆李种苗1035株、胡豆640斤、土豆11.2吨、秦艽188斤;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引导外出务工累计超过1970人,整合开发公益性岗位318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覆盖1962人、3769人,落实城乡医疗救助12人;落实低保兜底587人16.87万元、残疾补助29人3.48万元。全面落实593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优惠政策,无学龄儿童辍学;落实教育扶贫救助163人19.12万元。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紧扣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狠抓社会治理,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