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尔古镇距县城63公里,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2亩,林地面积4820亩。全镇辖麻都社区1个居委会和色尔古、五里、地渔、斯侗4个行政村,共15个村民小组,共867户3340人。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原瓦钵梁子乡子母河村(贫困村)与色尔古镇竹别村合并,命名为“斯侗村”,并入色尔古镇行政区划。斯侗村子母河组原有贫困户11户30人,截至2021年全镇已脱贫135户541人。全镇共有7个党支部188名党员,其中,机关党员23人(男党员16名,女党员7名),农村党员165人(男党员143名,女党员22名)。202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1元,同比增长9.9%。
近年来,色尔古镇坚持“党建引领与依法治镇同步、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并举、产业布局与脱贫攻坚联动、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并重”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取“公司+支部+农户”模式成立藏香猪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村集体以养殖基地和110头藏香猪作为资本与成都人士何生斌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期10年,每年承包费用4万。依托村集体本有的150头牦牛和扶贫专项资金采购的150头牦牛,通过承包的形式由村内召开民主评议确定放牧人员2名,每年承包费用9万元。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推动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农旅融合的路子向前迈出一大步,紧扣“圣洁冰山•多彩黑水”的主题,深入挖掘色尔古传统民风民俗,以中国嘉绒藏族第一寨—色尔古藏寨为核心,着力打造集旅游、居住、公共服务、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项目,成功打造全州首个乡风文明村史馆,色尔古村成功创建获评“四川最美古村落”,文化旅游知名度不断攀升。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农业和林下种植,大力流转土地连片经营,扶持种植大户,利用优势气候资源,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甜樱桃、青红翠李等370余亩,农民收入达到33万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2个,不断培育和壮大种养殖大户,并对地渔村180头藏香猪、五里村300头牦牛、凤尾养鸡场等养殖户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对接养殖企业,在我镇落地生根,通过大的企业带动群众养殖致富。
下一步工作中,色尔古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一个示范、一个核心、一个最美”发展目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一核、一廊、两园、三区”的空间布局来推动落实,着力将色尔古镇建设成为产村融合、产居融合的新型乡村社区典范,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农村新型旅游产业,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