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黑水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历史遗迹

发布时间:2022-05-06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徐古摩川造像

徐古摩崖造像遗迹位于木苏乡徐古村以东一公里处,距黑水河河面高3米左右的崖壁上,右距河床10米,左侧为岩壁,前为荒坡。

这批造像分布在宽7.50米、高7.50米的范围内,四层排列共19龛37座佛像,龛呈长方形穹隆顶,大小不等,大者高

达一米以上,小者仅半米。内容为释迦摩尼佛、二世佛和观音苦萨等。其中有6龛为释 摩尼佛立像,佛头为高螺猴,身按限装赤足立于须弥座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施说法印于胸前。有5意为一佛二弟子像,除12龛佛端位于须弥座上,双脚下垂于座前,左手抚左膝,右手置于胸前施法印外,其余皆为佛结迦跌坐于须弥座上,右手置腹前,掌心向上托一法钵,左手施禅定印,身着袈裟,高螺鬓,袒胸赤足。二弟子赤足立于须弥座上,上身着齐裨臂短袖铠甲,腰束武士带,下身着武士袍,左臂下垂,右手置胸前作法器(或兵器)状。其中4龛为二世佛,佛像赤足立于须弥座上,高螺鬓,身着袈裟下覆足背,左臂自然下垂,右手施说法印于胸前。第13龛为观音菩萨立像,头戴法冠,身饰璎珞,上身赤裸,下身着袍,赤足立于须弥座上,双手交于胸前。第15龛为西方三圣,三圣赤足并列于须弥座上,高螺鬓,身着覆足袈裟。中间阿弥陀佛左手置胸前,掌中托法钵。左侧为观音菩萨像,右侧大势至菩萨双手于袈裟内交置于胸前。

徐古摩崖造像无题记,佛像后亦均无背光,多用须弥方座,造像人物体态丰满,气质浑厚,线条简朴、流畅.经专家考证,此造像应属观由时期的感传机教造像,这对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和黑水离统越族的民族构成具有特陈意义

沃河山顶摩崖题记

沃河山顶摩崖题记位于洛多乡沃河村以西五百米左右,沃河山顶高山牧场边沿的一峭壁上。题记上为悬崖,下临深谷,东为草场,西隔山谷与洛多山寨相

5对。明万历十九年刻。题记为长方形,长2.50米、高几1.17米,中间部分从右至左横刻“播州营”三个大

字,为勾阴线楷体,字径0.60米, 其右上角楷体竖刻两行“骠骑将军.奉天征讨”,左下角为年代题记,楷体竖刻一行“万历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记”,字径0.07米。该摩崖题记对于研究明代的民族政策,军事行动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播州营即播州兵旗号名称,据《明史,上传土司,播州室慰司》载。自明万历八年到明万历十九年,播州营直在松潘、 叠溪-带征战, 初驻漳腊罗锅岭,参加商巴战役及河东战役。万历十四年又参加了平定岷江西岸诸羌部落的河西战役,并由松坪沟翻日多沃河山口,到达沃河牧场,在此驻营设防,直到万历十九年六月,松坪沟羌民起义,播州营才调离沃河。

木林古城遗址

木林古城遗址位于知木林乡二木林村南15公里的二木林山顶,西为悬崖,下临毛尔盖河;东为陡坡,山脚下为小黑水河;北通一木林村,南为荒山,是明代修筑的一处军事城堡。

城址为长方形,南北长三干多米,东西宽二百五十多米,占地面积为七点五万平方米。城墙内壁用石块砌筑,外为泥土夯筑而成,底宽上窄呈梯形,底宽5米、顶宽2米、残高4米,总残长1000米。城四角施马面,两马面间距36米,马面残高7.4米、宽9米、顶部进深8.6米。在城内尚存三个土台,长200米、宽25米,四周散落有简瓦,板瓦及青砖等,应为城内附属建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